欢迎访问湖南城联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湖南城联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13807482496 黄总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资讯>公司新闻

感山水之美加气混凝土切块发展历史

发表时间:2021-12-05  点击量:165

    加气混凝土切块是一种质轻、保温、加工、使用方便的轻质新型建筑材料。可制成各种规格的砌块、板及保温制品,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承重或填充结构,已受到各国建筑业的普遍重视,并已成为许多国家大力推广和开发的建筑材料。

    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经加水搅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孔隙,通过浇注成型、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制成的多孔硅酸盐制品。

    捷克先出现的加气混凝土是在1889年,一位名叫 Hofman的人获得了用盐酸和碳酸钠制造加气混凝土的专利。1919年,柏林人 Rosahe (Grosahe)加气混凝土是以金属粉为原料而制成的。1923年,瑞典人埃克森(J. A. Eriksson)掌握了用铝粉作为发气剂的生产技术,并且获得了专利。铝粉发气产气量大,所产生的氢在水中溶解量小,故气体效率高,发气过程也比较容易控制,铝粉来源广泛,从而为加气混凝土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条件。其后,随着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使工业生产日趋成熟,于1929年在瑞典建成了加气混凝土厂。

    迄今为止,工业化生产加气混凝土只有70多年的历史,加气混凝土工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瑞典形成了“伊通(Ytong)”和“Siporex”两大专利及相应的一批工厂,而且还在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引进生产技术或发展研究自己的生产技术,尤其是挪威、荷兰、波兰、丹麦等气候寒冷的国家,如挪威、荷兰、波兰、丹麦等,成功研发了自己的生产技术,并形成了新的专利。例如,德国的 Hebel、荷兰的 Durox、乌尼泊尔(Unipol)和丹麦的 Stima (Stema)。第二次大战之前,只有少数北欧国家推广使用加气混凝土,而现在,不管是严寒地区,还是靠近赤道的高温地区,都可以生产和应用到五大洲60多个国家。

    从三十年代起,我国就有了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记录。初始,上海平凉路桥边建了一座加气混凝土小型厂,产品广泛应用于毛六厂的几幢单层厂房及上海大厦、国际饭店、锦江饭店、新城大厦等高层建筑,并一直延用到今。

    解放后,我国十分重视加气混凝土的研究和生产。1958年,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始研究蒸养粉煤灰加气混凝土,1962年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北京有关单位研究并试制了加气混凝土制品。并很快在北京矽酸盐厂(现北京轻质材料厂)和贵阳灰砂砖厂进行工业性试验获得成功。1965年引进瑞典西波列克斯公司专利技术和全套装备,在北京建成我国加气混凝土厂——北京加气混凝土厂,标志着我国加气混凝土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

    从1971年对引进的西波列克斯技术装备进行测绘,消化吸收起,开始了我国加气混凝土切块工艺装备的开发使用。先后形成了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的6米翻转式切割机组(目前,各设备制造企业已推出了3.9米×1.2米、4.2米×I.2米等机型);上海杨浦的4米预铺钢丝卷切式切割机组;北京建材设计研究院的3.9米预铺钢丝提拉式切割机组;常州建材研究设计所和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翻版的海波尔切割机组;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消化吸收海波尔的JHQ切割机组;常州建材研究设计所消化吸收的司梯玛成套设备和4米和6米系列分步式切割机(仿伊通)及全套设备等,为加气混凝土装备的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从1965年加气混凝土厂开始,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已建成各类加气混凝土切块厂超过330家。该项目总设计容量超过2千万立方米,是上使用广泛、技术成熟的加气混凝土生产国家。并扩大了原料范围,成功地将其它工业废料,如石料加工所产生的碎屑、水泥管桩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浆,玻璃、采煤、采金业的尾矿等大量用作加气混凝土生产的硅质材料。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各地也涌现出一批从事加气混凝土生产、设备及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并建立和完善了科研、设计、教学、施工、装备及配套材料等系统;制定了从原材料、产品、试验方法、施工应用等方面的标准规范,使我国加气混凝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微信截图_20211205224057.jpg